【育兒這件事】孩子在幼稚園打架了!父母可以思考這5件事~
2021/05/07
故事這麼開始的...
小寶與JC是幼稚園的同學,前天小寶與JC互捏後,JC大哭兼流鼻血,老師詢問後,小寶跟老師說「我很不喜歡JC,因為她會一直跟我要東西,還打我的臉」、「我很生氣,我不要做跟她朋友」,JC就是含著淚沒多說細節,於是,老師跟JC說「不可以要求別人給你不屬於你的東西」、「不可以打人」,老師跟爸爸說「JC要學習物權的概念」,媽媽聽到之後,情緒複雜,先是自責後心碎一地,接著是處理完自己情緒後的一陣思考與親子溝通時間,面對孩子在學校的衝突事件,父母可以思考下面五個面向:
大重點:父母第一時間應該是處理自己的情緒與內心糾結,接續才是與小孩和老師溝通,而溝通的目的,是為了釐清全貌,後得以幫助孩子從當中成長。
1) 未完的故事:
小孩會因為害怕被責罵,而只講出片段故事。
【故事細節想一想】
小寶習慣性跟別人交換東西,或是把東西給人 (動機當然有很多不同面向,其一面向是希望透過給予物品來換取友誼),但回家爸媽發現後,生氣問原因,小寶就說:「是因為JC都一直跟我要啊」,但孩子沒有講完的,是其實這是個說好的約定,而非單方強行奪取的結果,小寶跟JC說好要交換東西,小寶讓JC看了她的髮夾,但是小寶沒說出來的,是JC約定好也會給他東西。因為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不悅,常常故事只說一半,而省略的另一半,大多是說出來自己會遭殃的部分,卻也往往是問題最關鍵的那部分。那父母可怎麼辦呢?先說出你的無條件的愛吧!讓孩子知道「不論今天你做了甚麼事情,我都愛你」,接著,我們會從「愛與理解」出發,一起思考可解決的方法與從中學習改進,孩子心安了,故事就有下半段了。
2) 溝通無法便宜行事:
很多時候父母忙碌,聽到孩子學校出問題,就算處理完自己的情緒,也不見得有時間或有能力來與孩子溝通,結果,形式上的溝通,彷彿是在協助解決問題與教育孩子,卻最終是越處理,小孩心裡越多矛盾。
【故事細節想一想】
小寶事發當日回家後跟媽媽提及該事,說到JC對他又捏又打,但省略自己也捏人與罵JC「你有毛病」的片段,媽媽聽了心疼不已,告訴孩子以後不要跟JC做朋友了;隔天小寶到學校,整個上午說著他很生氣JC,不願意跟她做朋友。
媽媽看似在與孩子溝通,並提出建言,但是這個建言少了兩個東西,
一、故事的全貌,試想孩子為什麼會好端端地跟人吵起架來了呢?有甚麼課題是孩子在過程中或許該學習但還不清楚地呢?(例如,適當表達自己的看法與感受,抑或是學習尊重別人的意願等);
二、未能理解孩子的處境與發展需求,同儕互動是孩子自我認同與價值感的重要依據之一 (當然,其他來源還有「學習表現」、「親子關係」、「師生關係」等),父母給予建議時應該是透過自身或他人經驗,協助孩子解決人際衝突,而非鼓勵甚或期許孩子逃離衝突,因為人際互動是個體健全發展的一部份,而同儕往往又是孩子主要的人際互動對象,而便宜行事地建議孩子「不要跟他做朋友」、「不要理他」其實並不能幫助孩子解決最需待解的問題,反而會讓因孩子內心需求的不滿足,產生不少矛盾的感受,例如,「我想跟他玩,如果不能跟他玩我會有點難過,但是爸媽又交代我不要理他」,這次事件中,小寶到了事發隔天還怒氣沖沖,嘴裡嚷嚷著對JC很生氣,就是父母未能理解發展需求與現況的後果,孩子,特別是幼兒,常常是上一秒吵架,下一秒又玩在一起的,「隔夜仇」的狀況其實不大會發生,因為這並非小學以下孩子的發展特性,果然一問,小寶說是媽媽這麼說的,而孩子絕交的心志,是在老師居中提供其他解決之道後立即瓦解,現在又是朋友了。
孩子啊,往往是背負著父母的期許來跟同學交惡的。
3) 以物易物該不該:
不帶欺瞞的以物易物行為是社會得以運作的常態,本身並沒有問題,甚至應該鼓勵並帶著孩子練習,但是孩子在尚未建立清楚金錢價值觀前,不應私下進行以物易物的行為。
【故事細節想一想】
JC喜歡小寶的髮夾,小寶喜歡JC的巧克力,兩情相願,自認價值對等,老實說也沒甚麼問題,但往往問題出現常是因為兩種狀況,
一、孩子本身沒有清楚了解該物品的價值 (或說跟父母的看法不一致),但是橫豎父母讓孩子帶去學校了,接著孩子拿那個貴鬆鬆的東西跟人家換了個不值錢的小東西,父母火了,孩子怕了,孩子故事就只說一半了,父母就去興師問罪了,誤會跟傷害就造成了;
二、孩子未能遵守承諾,這次的事件,小寶讓JC看了她的髮夾了,但是JC才發現要給人的巧克力壞了不能吃,於是JC哭著說為什麼「我都不能買我想要的玩具,為什麼不能去Seven買巧克力」(此話一出,老師說「JC的物權觀念要注意」、媽媽直覺想「這孩子真不知感恩」、爸爸說「你不可以吃巧克力」,但實質是「糟糕了,我答應給人的東西給不了了」、「媽媽說做人要誠信,做事要說到做到,我是個壞孩子」)。
希望孩子面臨到這種況狀時,都能釐清一下以物易物為何物:你跟別人交換互相喜愛的東西這個行為本身並沒有問題,但是如果你的東西是爸爸媽媽買給你的,你可能不清楚那個東西到底適不適和交換,你的朋友們可能也是這樣,所以如果你們在大人不知道的狀況之下交換東西,就可能會帶給別人跟自己困擾。
4) 友善跟保護自己可以不衝突:
感受到自己受到侵犯不舒服時,孩子你可以仍然保持友善,但是具體適當地表達並尋求協助。
【故事細節想一想】
小寶說話伶俐,其實說了一些話都讓JC覺得不舒服 (包含上面提到的「你有病」),但在外含蓄不善表達自己的JC習慣性選擇沉默不回應「我就不理他啊」、「隨便他啊」,其實JC不只跟小寶這麼互動而已,跟另一個孩子小欣也是這樣,小欣是JC喜歡的朋友,但小欣幾次跟她說到「你不給我捏手,我就生氣喔」,接著,JC就讓捏了,但是其實她並不喜歡。孩子不明白的是,其實友善跟表達自我並不衝突,特別是肢體接觸這件事情,孩子啊,你可以說「可以請你不要再對我說那些話了嗎,我覺得有些不舒服」、「我希望你可以不要生氣,因為我很喜歡當你的朋友,但是我也不想被捏,因為我會痛,我們可以玩別的遊戲嗎?」,而如果表達後,朋友還是繼續有侵犯性的言語跟行為的話,就記得請老師和爸媽幫忙想辦法,但記得,孩子啊,勇敢表達自己跟對人友善是可以同時存在的。
5) 番外篇的「分享該不該」:
這不需多說,當然該,懂得分享不只讓人快樂,還是美好品格,但是分享是個選擇,明白甚麼可分享是種智慧。
【故事細節想一想】
在家裡爸媽跟JC說「玩具要跟妹妹分享」,在學校,每個禮拜四有玩具分享日,但是現在JC要跟小寶互相「分享」玩具跟零食了,老師卻說不可以,很衝突的訊息交雜在小小的腦袋中,不是嗎?所以,父母可以跟孩子這麼說,
一、分享很好,因為分享會讓人的快樂加倍,玩具會更好玩,東西會更好吃,不只自己開心,別人也會開心,但是分享是自己的選擇,如果別人選擇不分享的時候,你必須尊重他的選擇,而不是去要求甚或責怪別人小氣;
二、如果是公用的東西,有禮貌地詢問請求別人分享輪流很好,但是如果那是別人自己從家裡帶去的東西,那麼我們就必須尊重別人的意願。至於爸媽說家裡的玩具要分享,是因為爸媽買了不少玩具是給大家一起玩的,如果是屬於你自己的你應該要放好,如果是屬於「家裡的」那就要分享著玩。
沒有人不想當「好孩子」,所謂的「壞孩子」往往只是在成長過程中不知道如何當個好孩子,如果有天做父母的你也接到了老師的通知,提到孩子在學校「惹麻煩」了,緩緩心,丟去羞愧與自責,用成長型的思維,幫助自己也幫助孩子戰勝生命的挑戰。
教育這件事很迷人,很燒腦,很操心,但,是很多的成長機會,是很多的幸福!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