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著經典學品格:尊重
這些年常聽到師長感嘆世代不同了,整個社會氛圍似乎都鼓勵著孩子要有獨立自主的想法,實在很難要他們聽話了,而到底師長該不該教批判思考?孩子該不該「聽話」?那條「有想法」跟「聽話」的線又在哪裡?我們來跟著經典學品格。
聖經中有這麼一句話:「在上有權柄的,人人當順服他,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,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的。(羅馬 13:1)」
於是乎,有人說,不論是對任何有權柄的人,我們便應該「順服」。如果是如此,是不是任何與「權柄之人」持相左意見,甚或批評都不應當了呢?若真又是如此,那麼聖經裡記載耶穌時不時批判當時的掌權者(即法利賽人)不就是滿滿錯誤的典範了嗎?今天,我們從思考「權柄」與「順服」來說說品格中的「尊重」。
首先,是「順服」,順服總有個對象,文中的對象是掌權之人無誤,但把句子看完,我們能明白「神」才是真正的老大,所以到底是順服什麼呢?順服的應該是真理,這也解釋了為何耶穌總不留情地批判法利賽人了。
再來是「權柄」,究竟「權柄」在你我的真實生活中指的是誰呢?是上司、是父母、是老師、還是所有能對你發號司令的人?有個作家在他的每個故事中都喜歡以王子公主為主軸,問到為何如此,作家回答說,因為聖經說到人人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而造,乃是從神而生,若是從神而生,便是從君王而生,那人人理當是王子或公主了。換句話說,就某個角度來看,若你我皆是神所創造,那麼人人便應都是所謂的「權柄之人」,因為我們可都是皇室成員呢!
因此,整合一下,所謂的「順服權柄」,並非矇著眼不明是非,錯的也說對的,或是壓抑盲從,噤口不提任何異議,這個順服權柄或更該是「無論對誰,都能打開心眼看見每個人言行中符合真理的部分,從而順和服從」,其實簡單地說其實不也便是「尊重」的好品格呢!
人難免犯錯,但若我們能時時提醒自己當以謙遜之心看見每個人值得學習的地方,是「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(腓2:3)」,因此對每個人都能傾聽理解,由而心生尊重,那麼我們便是能避開自以為有智慧的網羅,比愚昧人稍多有指望了(見 箴言 26:12)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