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三好教學】遠距/混成同步教學可以這麼做
世界可以很慌亂,但老師和學生都應該專注而優雅~
在這般優雅中,聚焦「三好」的遠距/混成可以這麼做:
〔學生遠距課堂注意事項〕(公告在學生課堂群組)
***班級Google Meet網址:___________________ ***
1. 上課時,請用學校帳號登入。
2. 上課時,請開啟鏡頭。
3. 上課時,須同步完成課堂任務,若為文字/語音資料,請即時上傳課堂班群。
4. 上課時,若有小組討論需求,請自行用LINE與同學聯繫討論。
5. 請預備好:電腦+鏡頭+麥克風;手機(LINE班群)
若上述實施配合上有困難,請務必提早與老師商討。
〔教師預備〕
一、觀看學生 & 自動點名:
>>>電腦 + Google Meet(外掛 “Google Meet Attendance List”)
看到學生幾個方法—
(1) “設定三點點”> “圖塊”>拉到最右邊 (人數上限49人)
(2) “ctrl”+滑鼠滾輪往下滑 (縮小螢幕畫面)
(3) 加外掛,例如:“Google Meet Grid View”
二、「黑板」書寫 & 分享教材:
>>>平板(+筆)+ Google Meet (以“夥伴模式”登入)
用平板來分享螢幕作為黑板或分享教材時,操作時應注意—
避免認知超負荷:上課時盡量仿真實體課堂,請同學看著自己課本,用耳朵聽課作筆記就好,如果老師想特別寫下甚麼請學生抄寫的東西,就開個Kami/MyViewBoard空白頁當黑板來用。很多老師會使用ppt來上課,但是學生盯著螢幕看ppt,同時又要找到課本相對應處作筆記,其實會造成很大的認知負荷,如果老師真的想秀出教材,比較折衷的方法,是用Kami/MyViewBoard開教材的pdf檔,並每告一個段落,就請同學確認畫記內容,協助同學後設整理訊息。
簡單重點摘:課堂上學生既是用耳朵聽課做筆記,轉到了線上,老師們就盡量保持這樣簡單的上課模式。
三、即時互動:
>>>手機+LINE班群
用LINE的最大好處就是學生都很熟悉,且錄音、傳圖文都很方便,若有小組討論的需求,請學生自己私下用LINE聯絡;而以英文課為例,搭配活動可以有:
(1) 錄音課文/單字練口說:請同學使用LINE的錄音鍵進行「一錄到底」的口說練習活動,學生錄完之後,
a) 老師隨機撥放某個同學的音檔,請大家計算錯誤發音的單字總數,對著視訊用手比出數字
b) 請學生聆聽自己上傳音檔的後面那一位同學的音檔,接著寫下該同學發音有誤的單字,並回傳訊息告知,例如「王小花:happy」;老師接續帶著同學們練習回傳的誤念單字;接著,請同學再錄一次;最後,老師可用自己的手機,隨機挑一個同學的音檔來撥放,也可進行團隊批改*當作平時成績。
(2) 課堂pop quiz 拍照+批改:學生把答案寫在紙上,拍照後上傳;批改方式,就依上傳順序,請每個同學批改在他後面那個同學的考卷,並回傳成績到群組中。
*「團隊批改」進行方式:這個方式主要是學生分組,以排序方式進行同儕互評來給出一個成績。施作方法,是老師把全班學生上傳作品數量(個人/小組皆可) 均分為當中包含3-4人/組的小隊;接著老師分配給每個同學應負責評分的小隊,評分方式為,依該隊裡的成員作品進行排序並給分,例如,第一名100分、第二名90分、第三和四名80分;評分完成後,請同學上傳分數到群組中;最後,同學在紙上自行記錄並計算自己得到的成績,完成後,拍照上傳群組。
〔說明範例〕
全班32人,活動兩人一組(共16組)上傳第一段課文朗誦;全班依照上傳順序,每四小組劃分為一小隊(共4小隊,稱作A、B、C、D);A小隊裡的4小組同學,評分B小隊裡的4組同學所上傳的音檔,而B小隊評分C小隊,又C小隊評分D小隊,而D小隊評分A小隊;完成評分後上傳「評分者的號碼:No. 1 被評分同學的號碼(100分)、No. 2 被評分同學的號碼(90分)、No. 3 & 4 被評分同學的號碼(80分) 」。每組同學記錄自己的分數在紙上,並計算平均,拍照上傳群組,供老師登記成績。
這個評分方式實體、遠距、混成教學都適用,是用小小機制就能有效促進學生課堂參與度與合作、負責等品格的好方法,這評分活動還有三大優點:
(1) 每個人都需要參與其中:音檔有人聽,有人評分,朗讀就會認真完成;且排序評分的方式,聆聽的同學們也須專注其中,才得給出分數
(2) 平時成績相對客觀又美麗:隨機分小隊,最終成績會是多個分數組成的平均,這樣的同儕互評成績會相對客觀;因為老師設定的分數高,也不失為提高學生平時分數與信心的好機會
(3) 順便當點名:這個活動還能順便當遠距/混成教學的點名,缺分數的同學,即是缺席同學,一目瞭然的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